腸球菌屬,拉丁學名(Enterococcus Thiercelin and Jouhaud,1984)),細胞球形或卵圓形,0.6~2.0μm× 0.6~2.5μm,在液體培養基中呈成對或短鏈。不生芽孢。革蘭氏陽性。有時以鞭毛運動。沒有明顯的莢膜。兼性厭氧?;墚愷B,發酵代謝;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范圍廣泛,主要產L(+)-乳酸,但不產氣,MAX終pH4.2~4.6,營養需要復雜。接觸酶陰性。通常在10℃到45℃能生長(MAX適電熱恒溫培養箱37℃),在pH9.6、6.5%NaCl中和40%膽鹽中也能生長。很少還原硝酸鹽。通常發酵乳糖。通常為Lancefield血清D群。廣泛出現于環境中,特別脊椎動物的糞便;有時引起化膿感染。 DNA的G+C為37~45mol%。 模式種: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腸球菌屬
外文名: Enterococcus Thiercelin and Jouhaud
形 狀: 細胞球形或卵圓形
大 ?。?nbsp;0.6~2.0μm× 0.6~2.5μm
培 養: 在液體培養基中呈成對或短鏈
運 動: 有時以鞭毛運動
⒈簡介
腸球菌屬是腸道的正常棲居菌,對許多抗菌藥物表現為固有耐藥,如復方增效磺胺、頭孢菌素、克林霉素和低濃度的氨基糖甙類等。目前,腸球菌是革蘭陽性菌中僅次于葡萄球菌屬的重要醫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MAX常見的為尿路感染,其次為腹部和盆腔等部位創傷和術后感染。臨床上分離率MAX高的是糞腸球菌,其次是屎腸球菌。
⒉分類
腸球菌的分類
糞腸球菌(E.faecalis) 屎腸球菌(E.faecium)
鳥腸球菌(E.avium) 酪黃腸球菌(E.casseliflavus)
堅忍腸球菌(E.durans) 雞腸球菌E.galinarum)
芒地腸球菌(E.mundii) 惡臭腸球菌(E.maladoratum)
希拉腸球菌(E.hirae) 孤立腸球菌(E.solitarius)
棉子糖腸球菌(E.raffinosus) 假鳥腸球菌(E.pseudoavium)
糞腸球變異株(E.faecalis var)。
⒊生物學性狀
腸球菌為革蘭陽性,成雙或短鏈狀排列的球菌、卵圓形,無芽胞,無莢膜,部分腸球菌有稀疏鞭毛。營養要求高,需氧及兼性厭氧菌,MAX適生長溫度35℃。
與同科鏈球菌的顯著區別在于腸球菌能在高鹽(6.5%NaCl)、高堿(pH9.6)、40%膽汁培養基上和10℃~45℃環境下生長,并對許多抗菌藥物表現為固有耐藥。觸酶試驗陰性,在膽汁七葉苷和含6.5%NaCl培養基中可以生長,此點可與鏈球菌鑒別。
⒋微生物檢驗
采集尿液、膿汁、膽汁、分泌物或血液等,以直接涂片進行初步檢查。直接涂片染色、鏡檢可見呈短鏈排列,卵圓形革蘭陽性球菌。
分離培養后,挑取可疑菌落,進行涂片、染色、鏡檢、觸酶試驗、膽汁七葉苷試驗和6.5%NaCl耐受試驗,可鑒定到屬。接種于含血平板,若含革蘭陰性桿菌可選用選擇鑒別培養基,常用疊氮膽汁七葉苷瓊脂,可抑制革蘭陰性菌生長,而腸球菌分解七葉苷為黑色菌落;35℃~37℃電熱恒溫培養箱孵育24h后,形成灰白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徑0.5~1mm大小的圓形菌落,血平板上為α溶血或不溶血。
要鑒定到種還需要進行必要的生化試驗。對具有臨床意義的腸球菌應進行體外藥敏試驗,一般要測試對β-內酰胺類,尤其是青霉素類(如青霉素、氨芐西林)、萬古霉素和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霉素)的敏感性,耐萬古霉素腸球菌國外檢出率較國內高。根據對慶大霉素的敏感性水平,可將慶大霉素耐藥的腸球菌分為慶大霉素高水平耐藥及慶大霉素低水平耐藥。同時也應對β-內酰胺酶進行測試。